與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株“賽跑”——北京本輪疫情五大焦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11月中旬以來,,北京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數持續(xù)高位增長,社會面病例數持續(xù)高位增加,,確診病例已經過萬,。波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大,,首都疫情防控正處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
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基因測序分析,,奧密克戎BF.7變異株是北京本輪疫情的主要毒株,。該毒株傳播有哪些顯著特點?確診患者救治情況如何,?怎樣提高防疫措施的科學性、有效性,?市民供給保障是否到位,?面對變異毒株個人如何做好防護?圍繞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機構和專家,。
焦點一:奧密克戎BF.7變異株傳播有哪些顯著特點?
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免疫逃逸能力強,這是奧密克戎BF.7變異株傳播的主要特點,。
“目前北京流行的奧密克戎BF.7亞分支,,2天到3天就可出現第二代病例。”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小湯山方艙醫(yī)院醫(yī)療專家李侗曾介紹,。
李侗曾表示,BF.7變異株的首要特點就是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強,,致使接種過疫苗的個體或既往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群體,,雖然有抗體,但仍可能會再次感染,;其次是潛伏期變短,,傳播速度加快,BF.7變異株主要引發(fā)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致使感染人群迅速增加。
病毒傳播力,、傳染性更強,,給院感防控也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北京地壇醫(yī)院院感管理處處長盧聯合說,,醫(yī)院制定了一系列院感防控制度,,還配備了口罩氣密性測試儀,以保障進入隔離病房的醫(yī)務人員的安全,。
與原始毒株相比,,BF.7變異株更多表現為發(fā)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少數人可能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還有極少數會出現味覺嗅覺減退等,。李侗曾表示,,很多人感染后癥狀較輕,這反而給疫情防控帶來“更大壓力”,。一些患者覺得就是勞累或感冒,,沒有引起重視,繼續(xù)參加社會活動,,當檢測出陽性時,,已經引發(fā)了傳播,。因此,核酸檢測是非常重要的篩查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出現癥狀前及時有效發(fā)現感染者,,從而提前切斷傳播鏈。
焦點二:確診患者救治情況如何,?
北京本輪疫情出現了工地,、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聚集性疫情,并形成了區(qū)域傳播,。截至目前,,全市確診病例已經過萬,確診病例,、社會面病例數量仍在持續(xù)高位增加,。從統(tǒng)計情況看,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較多,。
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北京實施分類救治、多學科會診,。李侗曾介紹,,當前無癥狀感染者的治療主要以健康監(jiān)測為主,有些無癥狀感染者會逐漸出現相關癥狀,,甚至有可能發(fā)展為重癥,,因此需要及時監(jiān)測病情發(fā)展。
奧密克戎BF.7變異株對老年人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本輪疫情中,,老年人等脆弱群體的救治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北京地壇醫(yī)院感染性疾病臨床中心主任陳志海介紹,,從臨床來看,,由于老年人群免疫功能低,多數患有基礎病,,感染BF.7變異株后,,基礎病比以前明顯加重。北京佑安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yī)師,、新冠病房主任李艷兵表示,,在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礎上還要保證基礎病的救治,以保證患者多臟器的功能穩(wěn)定,。
北京還結合不同群體特點,實施分類心理干預,,未來還將健全完善分類救治體系,,科學規(guī)劃并備足定點醫(yī)院,、方艙醫(yī)院、集中隔離點等,,避免醫(yī)療資源擠兌,,確保能夠全力救治患者。
焦點三:如何提高防疫科學性,、有效性,?
面對不斷新增的病例,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至關重要。北京市提出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務好、引導好”,,既不能搞“一放了之”,,也堅決防止簡單化、“層層加碼”和“一刀切”等現象,。
非常時刻的一些舉措做法,,比如樓門封控時間過長、解封時間不透明,,給百姓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社會反響較大。對此北京市明確,,嚴禁采用硬質圍擋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qū)門,;看病就醫(yī),、緊急避險、救護救援等特殊情形要確保外出渠道暢通,;臨時管控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4小時,;緊急就醫(yī)人員允許其家人陪同乘私家車“點對點”到指定醫(yī)療機構就醫(yī);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出院(艙)人員回小區(qū),;對納入白名單的應急保障醫(yī)務人員,、保供人員,允許持通行證和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進出風險區(qū)域等,。
記者28日在西城區(qū)椿樹園小區(qū)看到,,近日出現病例被封控的樓棟門口,原來用來隔離的藍色鐵皮擋板,,已經被可移動的黃色水馬所代替,,便于應急情況下挪動,。
朝陽區(qū)是北京本輪疫情的重點區(qū)域,副區(qū)長楊蓓蓓表示,,滿足解封條件的小區(qū)將及時進行解封,。對于涉疫風險點位,也將堅持“快封快解”的要求,,在完成流調排查,、核酸檢測、環(huán)境消殺等措施后,,及時解封,,最大限度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北京市衛(wèi)健委新聞發(fā)言人王小娥介紹,,目前北京市對兒童,、孕產婦、長期透析患者,、腫瘤放化療患者,、急危重癥患者等人員就醫(yī)進行保障,及時響應和解決居民就醫(yī)需求,。“確保醫(yī)療服務不中斷,、不延誤,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fā)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市要細致周到做好群眾工作,對涉疫訴求接訴即辦,,保障看病就醫(yī)等基本民生服務,,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助力度,及時解決其實際困難,。
焦點四:市民供給保障堵點是否打通,?
疫情下菜籃子和物資供應關乎千萬市民。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杰介紹,,隨著居家人數持續(xù)增多,,居民生活物資線上需求持續(xù)增長。
數據顯示,,從每日訂單看,,當前較疫情前的平均每日300萬單增長10%到20%。受疫情影響,,部分超市和前置倉涉疫關停,,近三成騎手被封控,外出接單配送受到一定限制,在崗騎手日均配送量較日常增長近80%,??傮w看,目前全市線上平臺貨品充足,、價格平穩(wěn),但部分區(qū)域,、部分時段已經出現運力緊張,、配送延時的問題。
為此,,北京要求超市門店和電商平臺前置倉應開盡開,、貨品充足。為保障民生需求,,保供場所網點應開盡開,,并按照日常的3至5倍加大備貨量。對涉疫的保供網點,,要求做到快封快解,,原則上24小時內處置完畢、重新開放,,關閉時間最多不超過72小時,。同時,建立保供車輛綠色通行證機制,,確保各網點24小時不間斷補貨,,做到不空架、不斷貨,。
記者近幾日對北京新發(fā)地市場和部分大型商超進行探訪,,看到批發(fā)市場物資供應充足,超市貨架上米面糧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物資充盈。
針對暢通“最后100米”的問題,,北京市建立了保供人員“白名單”機制,。郭文杰介紹,近兩周時間,,保供“白名單”人員從5000人迅速擴大至4萬人,。保供企業(yè)也通過共享員工、跨區(qū)域支援等方式支援重點區(qū)域,。美團買菜相關負責人杭冰介紹,,美團開啟了其他行業(yè)員工“跨界支援”。當前,已有200名在京餐飲員工“跨界支援”美團買菜分揀,、搬運等易上手崗位,,遍及北京大興區(qū)、朝陽區(qū),、石景山區(qū),、通州區(qū)、順義區(qū)等美團買菜站點,。
北京還建立蔬菜直通車應急保障機制,。目前,15家直通車企業(yè)共有356輛市級備案蔬菜直通車,,可為500個左右社區(qū)提供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直供服務,,可滿足300萬居民需要。此外,,還準備了50輛郵政車形成后備機動力量,,隨時可以投入配送。
焦點五:傳染性增強,,接種疫苗佩戴口罩還有用嗎,?
有公眾提出疑問,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強,,接種疫苗是否仍然有必要,?
李侗曾說,面對奧密克戎BF.7變異株,,雖然接種疫苗預防感染的效果有所下降,,但可以極大降低重癥的發(fā)生率,降低病死率,。特別是老年人群或患有基礎病的人群,,只要不是對疫苗過敏或者處于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并且要完成加強接種,,以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
變異株傳染性增強,,普通口罩還有用嗎,?李侗曾表示,普通醫(yī)用外科口罩與面部貼合不夠緊密,,N95口罩和面部輪廓更加貼合,,密閉性強,防護效果更好,。社交時,,如果雙方都戴了口罩,感染風險可以大大降低。若前往風險較高的地方,,如醫(yī)院或空氣流動性較差的場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時,則提倡佩戴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另外,市民在排隊核酸檢測時,,要注意錯峰,、保持安全距離。在前方人員采樣結束后,,不要立即摘下口罩,可等待工作人員做好準備拿出咽拭子后再摘下口罩,,采樣完成后立即戴好口罩離開檢測隊伍,。
面對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株,受訪的專家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建議市民配合防疫,,減少聚集,,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監(jiān)測。
(原標題:與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株“賽跑”——北京本輪疫情五大焦點透視)
【責任編輯:趙康麗】
【內容審核:孫令衛(wèi)】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