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院發(fā)布2017-2022年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新聞記者 柯育超 通訊員 崔善紅 張琦)6月26日,,海南高院發(fā)布2017-2022年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旨在通過典型案例的發(fā)布,向全社會彰顯海南法院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行為,,對毒品犯罪“零容忍”的堅定決心,,進一步警示震懾毒品犯罪分子,為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造海南“無毒島”貢獻法治力量,。
此次發(fā)布的7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具體包括大宗販賣毒品案,、吸毒致幻殺人案,、制造毒品案、走私毒品案,、新型毒品案,、引誘、教唆,、容留未成年人吸毒案等,。
案例一:
鄭某1、黃某1等制造毒品案
——糾集多人制造毒品,,數量特別巨大,,罪行極其嚴重,依法對多名主犯判處死刑
基本案情:2016年8月,,鄭某1租賃了廣東省汕頭市某造紙廠旁的鐵皮廠房,,作為制造毒品的場地。之后,,鄭某1讓黃某1聯(lián)系購買制毒原材料并尋找制毒工人,,提供資金給鄭某2負責購買空調、塑料桶等制毒工具以及制毒工人的飲食,。鄭某1還高薪雇請鄭某3幫忙給制毒工人做飯,,同時負責在制毒工廠看場、望風,。
2016年12月,,在鄭某1的指揮下,黃某1,、余某1等人駕車運送了一批制毒工具到制毒工廠,,余某2等人在廠房內制造毒品,但未能成功,。2017年1月6日,,鄭某1通過黃某1聯(lián)系的“鋒哥”購買了制毒原材料。黃某2,、余某2等四名制毒工人開始在鐵皮廠房內制造毒品,,鄭某3負責做飯、望風,。1月8日上午,,黃某2等人成功制造出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半成品。當日19時許,,公安機關在制毒工廠抓獲黃某2,、鄭某3,查獲毒品半成品總凈重1060.75千克。經鑒定,,均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裁判結果: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鄭某1,、黃某1、鄭某2,、鄭某3,、黃某2犯制造毒品罪,判處被告人鄭某1,、黃某1,、鄭某2、黃某2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處被告人鄭某3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一審宣判后,,五名被告人提出上訴,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將鄭某1、黃某1,、鄭某2,、黃某2的死刑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準被告人鄭某1,、黃某1的死刑,,兩名被告人均已被依法執(zhí)行死刑。
案例評析:制造毒品屬于源頭性毒品犯罪,,歷來是我國禁毒斗爭的打擊重點,。本案是一起重大制毒犯罪,參與人數多,、制毒規(guī)模大,、涉案人員大多具有親友關系。本案被告人制造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人民法院依法對該制毒團伙的多名主犯適用死刑,、對從犯適用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體現了突出打擊重點,、嚴懲源頭性毒品犯罪的嚴正立場,。
案例二:
蔣某1、張某某販賣毒品案
——跨省販賣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依法判處死刑
基本案情:2017年2月初,同案人陳某,、王某某(均已判刑)商定從廣東省購買毒品運回海南販賣牟利,。2017年2月2日,陳某和王某某共同從??隈{駛快艇至廣東,,于次日凌晨向蔣某1購買毒品甲基苯丙胺兩條(每條重約一公斤),共支付毒資數萬元,。2017年2月6日左右,,王某某通過電話與蔣某1、張某某商談購買毒品事宜,,商定王某某和陳某向蔣某1購買8條甲基苯丙胺,,另張某某每條收取3000元好處費,王某某向蔣某1支付定金,。同年2月12日,,王某某繼續(xù)支付定金2萬元給蔣某1,并商定當天前去廣東交易。同案人A(已判刑)與王某某一起到廣東購買毒品,。2月12日下午,,王某某向蔣某1購買8條甲基苯丙胺(每條重約1公斤)和一包海洛因(重約50克),,同時張某某乘坐輪渡過海與蔣某1見面。王某某和A將毒品運回海南后,,當晚23時至次日凌晨1時許,,分別被公安民警抓獲,購得的毒品被全部收繳,。
裁判結果: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蔣某1犯販賣毒品罪,判處被告人蔣某1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張某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張某某提出上訴,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被告人蔣某1的死刑,,蔣某1已被依法執(zhí)行死刑。
案例評析:本案是一起跨地區(qū)大宗販賣毒品犯罪案件,,被告人蔣某1兩次販賣毒品,,數量特別巨大,社會危害性極大,,依法應予嚴懲,。另外,被告人蔣某1曾因吸食毒品多次被行政拘留和強制隔離戒毒,,其兄因販賣毒品數量巨大,,已在幾年前被執(zhí)行死刑,其弟因吸食毒品過量死亡,,三兄弟全部因為毒品走上毀滅的道路,,可見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危害之大,,必須依法予以嚴懲,。
案例三:
王某某故意殺人案
——吸毒致幻后殺死兩人,罪行極其嚴重,,依法判處死刑
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某系有十幾年吸毒史的吸毒人員,,曾多次因吸毒被強制隔離戒毒,、勞動教養(yǎng)、行政拘留,。2018年1月22日晚上至23日上午,,王某某在租住處吸毒,之后產生被“鬼上身”的迷信幻覺,。23日中午,,王某某因幻覺在租住處樓下言行舉止異常。期間,,被害人王某1(男,,歿年68歲)和被害人王某2(女,歿年69歲)步行從被告人租住處旁邊小巷經過,,被告人認為王某1和王某2是“鬼”,,用隨身攜帶的不銹鋼折疊刀捅刺王某1和王某2,分別捅刺二被害人頭部十幾次,在二被害人倒地后,,又撿起磚石猛砸二被害人頭部數次,,致二人當場死亡。
裁判結果:海南省??谑兄屑壢嗣穹ㄔ阂粚徴J定被告人王某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某未上訴,檢察機關亦未抗訴,,??谥性阂婪▓笳埡D鲜「呒壢嗣穹ㄔ簭秃恕:D鲜「呒壢嗣穹ㄔ航洀秃司S持一審對王某某的死刑判決,,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被告人王某某的死刑,王某某已被依法執(zhí)行死刑,。
案例評析:吸食毒品不僅給吸毒者本人造成難以逆轉的身心損害,,還容易誘發(fā)各類次生犯罪。吸食毒品會引發(fā)中樞神經興奮,、抑制或者致幻,,導致吸毒者狂躁、抑郁甚至出現被害妄想,、幻視幻聽癥狀,,進而肇事肇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本案被告人王某某長期吸食毒品,,屢教不改,,陷入精神障礙、行為失控的狀態(tài),,非法剝奪兩位無辜老人的生命,,手段極其殘忍,罪行令人發(fā)指,,應從嚴懲處,。人民法院在嚴懲被告人王某某罪行的同時,也告誡每一位公民自覺防范,、抵制毒品,,遠離這一摧毀人性的“惡魔”。
案例四:
蔣某某販賣毒品案
——利用物流寄遞渠道購買新型毒品販賣給他人,,構成販賣毒品罪
基本案情:蔣某某與購毒人員趙某某通過社交聊天軟件相識并互相添加為微信好友,。2021年7月,趙某某在微信聊天中讓蔣某某幫其購買毒品“冰”,,蔣某某告知趙某某沒有毒品“冰”,但可以幫其購買“上頭”電子煙,,趙某某同意且雙方約定事成后給予蔣某某300元的好處費,。蔣某某微信告知趙某某其找到了“上頭”電子煙,趙某某通過微信向蔣某某轉賬400元,。后蔣某某以300元的價格向上家黃某某購買“上頭”電子煙煙油一顆,,并以快遞郵寄的方式送達。7月26日蔣某某在約定酒店門口將“上頭”電子煙煙油及電子煙煙桿交由趙某某,,趙某某按照約定轉賬300元好處費給蔣某某,。后蔣某某、趙某某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經海南省公安廳物鑒中心鑒定,,現場扣押的疑似毒品可疑物中檢出合成大麻素和煙堿成分,凈重0.77克,;住所處扣押的疑似毒品可疑物檢出煙堿成分,,凈重1.31克。
裁判結果: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蔣某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一審宣判后,,被告人蔣某某未上訴,檢察機關也未抗訴,,該案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評析: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物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犯罪分子依托互聯(lián)網聯(lián)絡毒品交易并收取毒資,、通過快遞物流渠道交付毒品的現象日益突出,。寄遞業(yè)具有極強的物品傳送能力,使得毒品犯罪能夠突破傳統(tǒng)條件下時空的束縛,,實現遠距離,、高頻率的交易。本案中,,被告人蔣某某利用網絡聯(lián)系毒品訂單,,使用虛假姓名寄遞毒品,隱蔽性極強,。人民法院對蔣某某依法適用刑罰,,體現了對利用信息網絡、物流實施新型毒品犯罪的嚴厲打擊,。
案例五:
王某販賣毒品案
——社區(qū)醫(yī)院醫(yī)生利用職務便利販賣自制毒品,,構成販賣毒品罪
基本案情:王某作為社區(qū)醫(yī)院醫(yī)生,自2016年起,,從湖北某化工公司和武漢某醫(yī)藥公司購買地芬諾酯,,在其住處將地芬諾酯粉末和氯丙嗪藥片等調配在一起,后以“戒毒藥”的名義,,通過在其所工作的社區(qū)醫(yī)院問診或送貨,、快遞郵寄等方式,以每包40元至50元不等的價格多次販賣給多名吸毒人員,。2019年4月30日,,王某寄至廣東省徐聞縣的“戒毒藥”被公安機關查獲,當場扣押47小包“戒毒藥”,。同日,,從王某處扣押的2包毒品疑似物(共計338.8克)及50小包疑似地芬諾酯和鹽酸氯丙嗪混合物(共計55.31克,其中地芬諾酯共計50.31克)中均檢出地芬諾酯成分,。
裁判結果:海南省??谑忻捞m區(qū)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王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一審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未上訴,,檢察機關亦未抗訴,該案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評析:王某系社區(qū)醫(yī)院執(zhí)業(yè)醫(yī)生,,本應履行醫(yī)生治病救人的職責,,卻以醫(yī)生身份為掩護,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多次將個人配制的含有地芬諾酯成分的“戒毒藥”利用問診,、送貨或快遞郵寄等方式販賣給吸毒人員,相較于其他身份的毒品犯罪分子,,其社會危害性更大,,更應當依法嚴懲。
案例六:
董某1引誘,、教唆他人吸毒,,蘇某容留他人吸毒案
——引誘、教唆,、容留未成年人吸毒的,,依法嚴懲
基本案情:2020年11月29日晚,董某1攜帶毒品甲基苯丙胺前往董某2家問其是否吸食,,董某2同意后,,二人在綠化帶內吸食了毒品。2021年3月某日晚間,,蘇某在董某1家玩耍時,,董某1詢問蘇某是否想吸食冰毒,蘇某表示同意,。2021年3月14日中午,董某1攜帶冰毒到董某3家中,,并告知其:“冰毒是好東西,,吸食了很舒服”,董某3在董某1的引誘下,,與董某1在家一起吸食了冰毒,。2021年4月3日23時許,董某1帶董某4(系未成年人)到蘇某家,,拿出冰毒教唆董某4一起吸食,。同年4月5日,董某1,、蘇某,、董某4被派出所查獲,三人因吸食冰毒被行政拘留十日,。2021年6月16日24時許,,董某1攜帶冰毒帶劉某某入住旅店,期間彭某某也被董某1叫到房間,,劉某某,、彭某某在董某1教唆下吸食了冰毒,。被告人董某1于2021年12月29日被公安機關抓獲,被告人蘇某于2021年12月30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裁判結果:海南省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董某1犯引誘、教唆他人吸毒罪,,蘇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董某1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判處蘇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一審宣判后,,二被告人未上訴,,檢察機關亦未抗訴,該案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評析:未成年人好奇心強,,心智發(fā)育不成熟,欠缺自我保護能力,,更易遭受毒品侵害,。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引誘、教唆,、容留未成年人吸毒案件,。被告人董某1多次實施言語誘導、傳授吸毒方法,、夸大渲染吸毒感受的行為,,引誘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吸毒,,社會危害性極大,。人民法院依法對其定罪處刑,貫徹了加大對末端毒品犯罪懲處力度的刑事政策,。在通過刑罰手段阻斷毒品危害殃及未成年人的同時,,人民法院也呼吁廣大青少年深刻認識毒品危害,守住心理防線,,慎重交友,,遠離易染毒環(huán)境和人群。
案例七:
陳某某走私毒品案
——通過代購走私管制類精神藥品入境,,構成走私毒品罪
基本案情:2020年6月,,陳某某在明知日本產“不眠癥治療藥”(精神類藥品,俗稱“藍精靈”)屬于國家禁止進口的管制類精神藥品的情況下,非出于醫(yī)療目的,,通過微信聯(lián)系做代購的上家杜某某(另案處理),,并支付4600元通過杜某某從日本代購100粒“不眠癥治療藥”郵寄到海南省東方市。同年7月11日,,??诟酆jP在對進境國際郵件進行郵檢的過程中,發(fā)現收件人為陳某某的國際郵件有100粒日本產“不眠癥治療藥”,,與一袋零食夾藏在一起,,并偽報品名“鈣片”試圖逃避海關監(jiān)管。同年7月13日,,海關緝私分局采取控制下限交付方式,,在某酒店將前來領取該郵件的陳某某抓獲。
經鑒定,,查獲的100粒日本產“不眠癥治療藥”凈重為20.72克,,檢出氟硝西泮成分。
裁判結果: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陳某某犯走私毒品罪,,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一審宣判后,,被告人陳某某未上訴,檢察機關亦未抗訴,,該案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評析:本案中的“不眠癥治療藥”屬于我國禁止進口的管制類精神藥品,主要成分為氟硝西泮,,具有成癮性,,長期濫用可導致呼吸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精神疾病,。近年來,受境外部分國家某些精神藥品“合法化”的影響,,部分人群產生管制類精神藥品成癮性低,、危害性小的錯誤認知,出于獵奇心理或追求感官刺激而服用該類藥品,。被告人陳某某非出于醫(yī)療目的,,通過國際郵包少量、多次,、分散寄遞入境,,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毒品罪。在此提醒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要充分認識管制類精神藥品的危害,,提高對毒品的防范意識和鑒別能力,。
【責任編輯:肖 好】
【內容審核:孫令衛(wèi)】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fā),,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