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當頭 守諾如金(點贊新時代)
起壟,、播種,、覆土……在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紅光村,62歲的村民陳廷海正忙著移栽魚腥草種苗,,“合作社提供種苗和技術(shù)服務,,我先種5畝試試看。”不一會兒,,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今年行情好,我得爭取多賺點兒,。”
紅光村位于江漢平原,,這里的農(nóng)民冬種油菜、夏種水稻,。上世紀90年代末,,陳廷海做起了糧食經(jīng)紀人,從附近農(nóng)戶手上收購糧食,,再賣往糧油廠,。他言語不多、為人實誠,,收糧食時,,若市價漲了,就高不就低;若市價跌了,,則按約定的保值價收糧,。“誠信”兩個字,是陳廷海的招牌,,周邊幾個村子的人都樂意把自家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交給他代銷,。
2006年6月,像過去一樣,,陳廷海從村民們手里收了上百萬斤油菜籽,,送到一家與他有長期生意往來的油脂廠。沒想到,,油脂廠經(jīng)營者卻因資金鏈斷裂,,在一天夜里突然不見了蹤影。和陳廷海情況類似的糧食經(jīng)紀人有不少,。陳廷海這里,,除了自己的7萬元菜籽款外,210戶村民共98萬元的菜籽款也沒了著落,。
悶熱潮濕的夏天,,陳廷海一家如墜冰窟,。不久,油脂廠經(jīng)營者被抓獲,,但虧了的錢卻要不回來了,。面對這樣的情況,陳廷海一家人主動認下了所有的債務,。“我們一輩子沒虧欠過別人,。這是一筆‘良心債’,就算砸鍋賣鐵,,我也會把錢還上,。”為了幫家里還債,在外讀書的兒子陳超決定放棄考研,,立即參加工作,。
他們把家里能換錢的物件、牲畜,、糧食悉數(shù)變賣,,東拼西湊拿出幾萬元錢,挨家挨戶上門說明情況,。
讓陳廷海感動的是,,村民們不約而同選擇了不催不討,還反過來安慰他們一家,,“就當那一季油菜沒有種過”“人還在,,比什么都強”。
陳廷海早年跑運輸,,收入頗豐,。在村里,他是第一個買自行車,、第一個用上手機的人,。村民楊志瓊回憶,陳廷海當初寬裕的時候,,一直不忘幫襯鄉(xiāng)親,,誰家遇到難處,他總是幫著想辦法,。“以前我們家窮,交不起孩子的學費,。一到開學,,我們就找他借錢,他從不催著還,。他遇到這么大的困難,,我們絕不能忘恩,。”楊志瓊說。
為還清欠款,,陳廷海夫婦流轉(zhuǎn)了幾畝地,,每日勤懇耕作,農(nóng)閑時便外出打工,。2007年,,在鄉(xiāng)親們的支持下,陳廷海購入一輛農(nóng)用車,,又做起代銷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老本行,。為了還債,他常常凌晨3點起床,,在農(nóng)戶與廠家間東奔西跑,,夜深才回家。
一點一點地攢,,一分一角地還,。“我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還錢的時候,。”陳廷海說,,這些年,他一刻都不敢停歇,。如今,,欠款只剩下13萬多元。
盡管舊債未清,,許多村民仍毫不猶豫地借錢給陳廷海周轉(zhuǎn),,家家戶戶都把菜籽和稻谷留給他來收。村民們贊他“欠債近百萬,,卻沒一句罵名”,。去年,陳廷海因誠實守信登上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臨近中午,,成片的魚腥草種苗已經(jīng)栽好。扶著腰緩緩起身,,陳廷海說:“這5畝地預計能增收10萬元,,這么多年的債,就快要還清了……”
(原標題:信義當頭 守諾如金(點贊新時代))
【責任編輯:劉妍妍】
【內(nèi)容審核:符 堅】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