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中國路 峽谷“天路”
提起金沙江,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山大溝深,、山崖林立,、河流湍急……在這樣的地方修一條高速公路,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現(xiàn)在,,不可能正在變成可能。G4216線宜賓屏山新市至攀枝花段正在修建中,,它是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重大支撐項目,也是服務烏蒙山區(qū),、大小涼山彝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的大通道,。因為路線在金沙江下游河谷沿線布設,這條路也被稱作“沿江高速”,。
從四川宜賓向攀枝花方向,,800公里金沙江下游河段,沿江高速公路正在深山溝壑中艱難地推進,。地形破碎帶來的風險如影隨形,,困難比預想的更多。
金沙江流域,,修一條通村公路都是困難重重,,高速公路網在這里更是空白區(qū)。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被困在深山之中,,這里也因此成為我國最后脫貧的區(qū)域,。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工程管理處副處長賓帆:“400多公里的總長度,,總投資已經超過930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接近2.1億,,這與它的建設環(huán)境、建設條件,、工程本身的特點是息息相關的,,也是整個山區(qū)高速里最具挑戰(zhàn)性、最具代表性的工程項目,。”
沿江高速公路是目前國內單體投資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挑戰(zhàn)這一“硬骨頭”的是曾經修建過雅康高速公路、317國道雀兒山隧道,、挪威哈羅格蘭德跨海大橋等許多業(yè)內矚目高難度工程的蜀道集團,。
蜀道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勝:“完全是在金沙江兩邊懸崖絕壁上修路,,但是再難、壓力再大,,它是一條民族團結路,、鞏固脫貧攻堅的致富路,那里是總書記牽掛的‘三區(qū)三州’,,我們千方百計要把它修好,,而且一定把它修成。”
200米高空,,主跨550米的黑水河大橋正在進行主纜索股的牽引,。鐵絲網鋪設的臨時通道在風中搖擺不定,它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貓道”,。在他們腳下,,就是金沙江下游最大最活躍的斷裂帶——則木河斷裂帶。黑水河大橋建設在多條斷裂帶上,,是我國首座跨越活動斷裂帶的懸索橋,。
作為總工程師,鄒育麟如履薄冰,。橋梁要做到抗震,,難度大于隧道和路基。從挖出的渣土看,,這片斷裂帶的地質狀況也很不樂觀,。
蜀道集團沿江高速公路寧攀段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鄒育麟:“基本上是一捏就碎,,對未來工程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的影響,。”
但黑水河大橋卻不得不修,。從寧南縣城往南,穿越一道山梁,,緊挨著的就是黑水河,。沿江高速公路的主干道就在對岸,這是寧南縣連接沿江高速公路最近的點,,也是最合適的點,。
鄒育麟:“從地震的勘測結果來看,這個地方是八級烈度區(qū),,意味著抗震設防度應該是九級,。設計前做了很多的試驗,還有很多的計算,,當時開了很多的專家評審會,,這個橋是全線唯一一個做了專項技術設計批復的,因為它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每一個細節(jié)都關乎橋梁的成敗,。”
在預測的可能發(fā)生的地震活動中,大橋要能經受住橫向錯動2米,、順向錯動0.6米,、豎向錯動1米左右的考驗。黑水河大橋在橋梁支座處設置減震阻尼器,,最大限度消耗地震能量,。大橋梁體兩端設置了罕見的2米伸縮縫,確保其適應地震最大的位移量,。主纜設置了柔性的中央扣,,不讓梁體和主纜發(fā)生過大的相對位移??烧{節(jié)式的主索鞍設計,,保證大橋在震后調節(jié)復位。
河水不斷沖刷著松散的堤岸,。要想讓主墩堅如磐石,,還需要水利、環(huán)保,、交通等多個部門共同決策,。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黑水河大橋終于矗立起來,。
大涼山深處,,布拖縣金沙江邊,地質活動時有發(fā)生,但當地群眾和高速公路的建設者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一些路段搭蓋著頂棚,,以防人員被落石砸到。
牛角灣是沿江高速公路與布拖縣產生交集的地方,。山崖之上,,直線距離約5公里,就是全國最后一個修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對這個村,,蜀道集團的建設者們再熟悉不過了,。
2019年底,,在脫貧攻堅的最后關頭,也是他們克服一切困難,,借助重型直升機將設備吊運到山崖之上的施工現(xiàn)場,,才終于為阿布洛哈村修通了第一條通村公路。現(xiàn)任駐村第一書記蘇鴻,,去年就是沿著這條路來到阿布洛哈村的,。
四川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駐村第一書記蘇鴻:“我來的時候就已經開著自己的小車,沿著那條路享受了國家的好政策,。來到這個村以后,,我站在那里眺望了很久,震撼也好,,欣喜也罷,。工作不忙的時候我就坐在這里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村,、我們鄉(xiāng)有一條路可以直通那個高速路該多好。”
2020年底,,蜀道集團的建設者再次來到阿布洛哈村的山崖之下,,在此之前,沿江高速公路要經過這里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整個布拖縣,。但這一次,,布拖縣的美好愿望卻差點落空。
賓帆:“2018年大概10月份的時候,,我們組織了行業(yè)專家到現(xiàn)場去踏勘這一段路線的實地情況,,在出發(fā)的頭一天告訴我們整個路斷通了,因為有大量的落石,。”
鑒于當地的地質條件,,專家建議以隧道的形式穿越布拖縣境內的危險路段。這就意味著,沿江高速公路在布拖縣的出入口將可能需要調整位置,。
四川布拖縣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吉曲為石:“如果從布拖經過了,沒有個出口,,我們的心情就很難受,。布拖縣可以說是交通的一個死角,人流物流都流不出去,,人才也留不住,,迫切需要這個高速公路,把我們地方的經濟發(fā)展起來,。”
四川布拖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朱宗豪:“找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找州交通運輸局,一次不行,,兩次,,再不行就三次。”
帶動大小涼山和烏蒙山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是沿江高速公路建設的初衷,,但布拖縣確實情況特殊,。如果非要讓這個縣擁有一個“互通”,就必須做出非常規(guī)的設計,。踏遍布拖縣的金沙江畔,,建設人員終于在牛角灣鎮(zhèn)麻地灣村尋到一處狹長的地帶。這里的山勢相對平緩,,但西側卻有一個危險的滑坡體,。那是一座山,160米高,,體積約300萬立方,。要修建“互通”,就必須挪走這個隱患?,F(xiàn)實版的“移山計劃”于2020年11月正式開工,。螞蟻搬家式的“移山工程”整整花費了兩年時間。山體被一車一車運走,,在十幾公里外又被整整齊齊重新堆成了一座山,。
為了保證安全,建設者們移走了一座山,;同時,,在施工現(xiàn)場又“包”住了一座山。綿延1.2公里的鋼絲網仿佛巨大的“金剛罩”,,封住了懸崖之上近40萬平方米的破碎山體,。每天,,在山上、在江邊,,都有翻山而來的群眾關注著這一工程的奇觀,。
沿途穿越四個世界級水電站、多條強地震斷裂帶,,全線橋梁219座,,其中特大橋37座,隧道93座,,其中特長隧道有35座,,橋隧比達84%。作為目前國內在建單體投資最大高速公路項目,,沿江高速公路預計2025年通車,。到時候,人們會發(fā)現(xiàn),,高山峽谷中的蜀道不再“難于上青天”,,這條沿江高速也將為沿線城鄉(xiāng),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原標題:焦點訪談:中國路 峽谷“天路”)
【責任編輯:莊華敏】
【內容審核:張美兒】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