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窯瓷器,,5月18日開展!就在海南,!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新聞記者 張藝 通訊員 李藝娜)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湖南博物院舉辦的“詩畫彩瓷——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長沙窯瓷器展”將于“5·18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展,。此次展覽延續(xù)“海上絲綢之路系列”主題,以長沙窯文物為切入點,,精選相關藏品178件(套)展出,。
燒造釉色品類 出新創(chuàng)意呈現
長沙窯在1956年時被發(fā)現于湖南長沙望城區(qū)銅官鎮(zhèn)至石渚湖一帶的湘江東岸,又稱“長沙銅官窯”,;生產規(guī)模宏大,、功能布局明晰,是唐代南方地區(qū)重要的,、規(guī)模甚大的民窯之一,。瓷器所用瓷土就地取材,以匣缽裝燒,,采用龍窯燒制,,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燦爛多姿的釉色,,并生產出豐富多樣的器物品類。
此次展覽,,不僅描繪出長沙窯瓷器挖洞取泥、拉坯修坯,、胎體裝飾等燒造的主要流程圖,還復原了生產長沙窯瓷器的窯頭場景,,讓人可以在現場通過近距離接觸去感受瓷器燒制的過程,。
長沙窯瓷器燒造主要流程示意圖
唐代詩人李群玉《石潴》詩中寫道:“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云。”描述的正是當時長沙窯瓷器生產的盛況,。
長沙窯瓷器的釉色種類多樣,,有青,、醬、白、黑等單色釉,,還有復合釉和雙色釉等。此外,,器物樣式包含了許多民間生活用具,有碗,、盤,、壺、罐,、茶具、文房用具,、燈具,、枕等品類,。
白釉紅綠彩執(zhí)壺
黑釉瓜棱形執(zhí)壺
醬釉獸座箕形硯
這些精美文物,,呈現出長沙窯別致的釉色與優(yōu)美流暢的造型線條,,讓后人可以直觀地窺見長沙窯瓷器的樣式,同時,,展示出古人燒制的高超技藝水平。
詩詞花鳥紋彩繪 開啟裝飾新風尚
長沙窯瓷器興起于中唐,盛于晚唐,,結合了南北方燒造技術,發(fā)展為有別于“南青北白”的彩瓷系統,,首開大規(guī)模地將書法與繪畫裝飾于瓷器之上的先河,。
長沙窯瓷器的裝飾十分豐富多彩,,其中以彩繪最具特色,褐綠最具代表性,,瓷器上常裝飾有飛禽,、走獸,、花鳥,、詩文,、書法等圖案。
青釉褐綠彩花果紋斂口缽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詩文執(zhí)壺
青釉褐彩花鳥紋執(zhí)壺
長沙窯將書法、詩詞,、繪畫與彩瓷裝飾工藝相結合,,鮮活地再現了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時代,對后世的陶瓷裝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奠定了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多元融匯風格化 踏上海絲新征程
唐朝廣泛吸收外域文化的精華,最終形成了豐富多彩,、恢弘壯麗的大唐文化。長沙窯瓷器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吸收外來紋飾中獅子紋,、聯珠紋,、人物紋等異域特色,,再融匯模印貼畫和彩繪等制瓷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長沙窯也正因其特色的造型紋飾,,加之物美價廉的優(yōu)勢,在唐代中后期開始大量銷往海外,,暢銷于“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了唐代出口的大宗商品,,開啟了中國古陶瓷外銷的輝煌歷程。
青釉褐彩聯珠紋雙系罐
青釉褐祿彩聯珠紋執(zhí)壺
青釉模印貼花“張”字紋執(zhí)壺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5月18日至8月26日
展出地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北區(qū)二層8號展廳
此次展覽還設有精彩有趣的隨展活動,歡迎廣大游客前來參與,。
“窯望千年——長沙窯中的詩與遠方”微型舞臺劇
依托“詩畫彩瓷——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長沙窯瓷器展”和文物資源,深度挖掘長沙窯彩瓷中的文化內涵,?;顒油ㄟ^微型舞臺劇表演與舞蹈形式呈現,展示長沙窯在中國古陶瓷外銷史上的輝煌歷程,以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時間:5月18日上午
地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北區(qū)多功能廳
“長沙窯與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文博大講堂
長沙窯是唐代著名的民間窯場,以燒造彩瓷聞名于世,,開創(chuàng)了極富特色的瓷器裝飾風格,。長沙窯不僅內銷范圍廣闊,,而且通過唐代海上絲綢之路暢銷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講座將以長沙窯考古發(fā)現為中心,講述長沙窯瓷器外銷的時代背景、貿易路線以及在唐代外銷史上的重要地位,。
時間:5月18日15:00
地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北區(qū)多功能廳
主講人:方昭遠(湖南博物院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
【責任編輯:曾 鈺】
【內容審核:張美兒】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fā),,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