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融媒看大運丨成都大運村里“非遺熱” 在這里看見古老又青春的中國
戳圖看視頻
天府融媒·川觀新聞記者 邊鈺 攝影 華小峰
“這也太讓人驚奇了!”7月30日,,成都大運村,,來自哥倫比亞的運動員丹尼爾·勞拉(Daniel Lara)正手舞足蹈地舞著“蓉寶”熊貓戲偶。白色幕布上,,憨態(tài)可掬的“蓉寶”上下翻騰,,讓與丹尼爾·勞拉同行的朋友驚嘆連連。
外國運動員體驗皮影戲,。
從7月29日到8月7日,,每天10:00至20:30,在大運村互動體驗中心,,都有中國非遺技藝互動體驗活動上演,。皮影戲、蜀繡,、竹編,、臉譜、剪紙,、年畫,、繩編等多項中國非遺集體亮相。來自四川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不僅現(xiàn)場展示了非遺技藝,,還手把手教各代表團運動員等體驗非遺,,讓歡聲笑語洋溢,讓青春力量悅動,。同時開展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互動體驗,,讓青年運動員們近距離感受書法、國畫,、太極拳,、漢服等中國文化的魅力。
意大利運動員尼科爾(Nicole)說,,透過這些飽含歷史底蘊的活動,,看見了古老又青春的中國。
非遺體驗“熱”
青年運動員歡聲笑語體驗忙
右手拿著支撐桿,,左手持兩根操縱桿,,在成都皮影戲市級非遺傳承人趙洪的指導(dǎo)下,丹尼爾·勞拉很快掌握了讓皮影戲戲偶動起來的“密碼”,。“支撐桿是掌握身體的動態(tài)平衡,,操縱桿是帶動四肢活動,。”丹尼爾·勞拉兩只手不停舞動,“蓉寶”影偶就在幕布跳躍滾動,。這一幕很快吸引了他同行的伙伴,,大家圍在幕布前,一邊熱議著眼前好玩的一幕,,一邊爭相拿起戲偶體驗,。
丹尼爾·勞拉是第一次來中國。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見過皮影戲,,“太驚奇了。”中國非遺技藝互動體驗活動像是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他看見了中國文化的多元,。
外國運動員體驗中國書法。
來自意大利的尼科爾在朋友的推薦下,,抱著看熱鬧的心情來“嘗鮮”,,沒想到一下子就“停不下來”。一早上,,她體驗了不少于四項非遺,,尼科爾熱情地展示自己的體驗成果,剪紙作品,、編制的中國結(jié),、用毛筆書寫的“如意”二字書法作品……“對我來說,毛筆是最難的,,試了幾次,,才寫了這件作品。”在蜀繡體驗室,,尼科爾還興致勃勃地體驗蜀繡,。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dǎo)下,她在方帕寫上自己的名字,,并沿著線條開繡,,留下有些歪扭的針線,,”有點難,,但我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
對于中國非遺,,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運動員并不陌生,。通過社交媒體和在阿爾及利亞開展的中國文化交流活動,他們早已了解多彩的中國非遺文化,。不過,,這群運動員也透露,,從圍觀到親手體驗,他們深刻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自中國的射擊運動員顧芯宇也忙著編織一只兔形作品,。“今年是兔年,我也屬兔,。”在小姑娘看來,,這樣的非遺制作,非常有意義,。“通過這種活動,,能讓更多人看見非遺、認(rèn)識非遺,,我覺得很自豪,,也很開心。”
非遺煥青春
在這里看見古老又青春的中國文化
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tǒng)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xì)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外國運動員體驗蜀繡,。
來自阿塞拜疆的運動員拉彌亞·瓦莉耶娃(Lamiya Valiyeva)小時候曾跟著自己的家人學(xué)習(xí)過針線,。這次來體驗蜀繡,她坦言,,“這和我小時候的體驗完全不一樣,,蜀繡既年輕動感又古老。”
大運村文化和教育活動主管吳柯霖介紹,,為了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蜀繡之美,,在蜀繡樣式上,他們以廣受人們喜愛的熊貓來吸引年輕人的參與,。
非遺煥青春,,古老且潮流,是這次中國非遺技藝互動體驗活動的鮮明特點,。趙洪介紹,,為了讓古老的非遺煥青春,他們特意將皮影戲戲偶制作成大運會的“蓉寶”形象,,此外還制作了一個足球,,以體現(xiàn)出體育競技的特色,。伴隨著動感輕快的音樂,運動員們舞動“蓉寶”戲偶,,在白幕布上踢球,、騰躍,古老的皮影戲煥發(fā)出青春的動感,,引得參與者一邊手舞足蹈,,一邊嗨歌拍照。皮影戲旁,,還有來自陜西,、甘肅等多地的皮影戲偶等,“我們把各地皮影戲戲偶做在燈箱里,,可以讓運動員看見皮影戲多元且古老的文化,,讓青春和古韻交織。”趙洪說,。
外國運動員體驗繩編,。
成都市非遺項目新津繩編的代表性傳承人楊文藝為大運會特別準(zhǔn)備了圖騰繩結(jié)作品,由熊貓,、竹子和龍三種元素構(gòu)成,,有七八十厘米高,耗時兩個月編制完成,。這些作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看見中國非遺迸發(fā)的時代性。
外國運動員體驗剪紙,。
四川剪紙非遺傳承人莊叢燦則用一雙巧手,,剪出熊貓打羽毛球、踢足球等大運會項目的剪紙作品,,讓不少人看見剪紙的青春活力?,F(xiàn)場的熊貓剪紙作品,更是引發(fā)運動員體驗熱,。此外,,莊叢燦對著運動員,一分鐘內(nèi)便剪出了運動員臉龐的側(cè)影,,更是引來不少運動員打卡,,感嘆剪紙的奇妙。
去制作一件手工風(fēng)箏,、用五彩斑斕的顏料繪制獨一無二的年畫,、跟著傳承人打太極,或是穿上漢服拍照打卡,,留下大運會的文化記憶,。在熱鬧多元的文化活動中,一幅中國多元文化的畫卷徐徐展開,,這里有體育競技的拼搏,,也有多元文化的浸潤,讓參與這場世界賽會的青年學(xué)子親身感受著中國古老文化里的青春力量,。
“大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更是一場文化的交流派對,在這里,,我們感受著中國文化,,這很有趣,也很難忘,。”結(jié)束蜀繡體驗后,,丹尼爾·勞拉感嘆道。
(原標(biāo)題:天府融媒看大運丨成都大運村里“非遺熱” 在這里看見古老又青春的中國)
【責(zé)任編輯:符孟瑩】
【內(nèi)容審核:孫令衛(wèi)】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