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耕地保護成效明顯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戳圖看視頻
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今年是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的第一年,我國耕地保護和建設推進速度不斷加快,,牢牢筑起了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春耕春管時節(jié),各地采取多項措施,,全力守好耕地資源,。今年的全國自然資源衛(wèi)星圖片執(zhí)法工作提前一個月就已展開,各地利用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等技術手段,,對耕地展開了重點執(zhí)法檢查,。在河北保定,當地梳理出400多個監(jiān)測到的耕地保護異常地塊,,要求兩個月內實現清零,。在寧夏銀川,動態(tài)監(jiān)測平臺已經實現對耕地全時段,、全區(qū)域監(jiān)測監(jiān)管,。今年,在不少地方,,衛(wèi)星圖片執(zhí)法的監(jiān)測頻率越來越快,,精度也越來越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耕地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從“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到“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從“絕不能占用耕地和違背自然規(guī)律去搞造林綠化”到“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十年來,我國耕地保護法律制度體系不斷織緊織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先后修訂實施,,《黑土地保護法》應運而生,,嚴格耕地保護目標考核層層壓實責任,“進出平衡”和“占補平衡”制度不斷夯實打牢,,“田長制”將每塊田責任到人,,18.65億畝耕地和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明確要求要保持到2035年不變。
隨著一攬子硬措施的推出,,我國耕地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國耕地面積達到19.14億畝,,連續(xù)兩年實現全國耕地總量凈增加,,2022年較上年增加約130萬畝,為糧食產量連續(xù)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夯實耕地之基,,盤活土地的存量。如今,,各地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共處置2018年底前審批以后沒有供應出去以及供應以后閑置的土地2200多萬畝。
夯實耕地之基,,讓農田變良田,。如今,,自然資源部在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中,將耕地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tǒng)治理,,已在全國28個省區(qū)市以鄉(xiāng)鎮(zhèn)為基本實施單元建立了446個試點,。
夯實耕地之基,讓良田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如今,,各地采取了多項舉措為永久基本農田制訂永久保護方案,每半年實施一次動態(tài)監(jiān)測,。
夯實耕地之基,,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整治違法占地。今年,,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更是要全面落實,,就是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今年,,自然資源部將在審核、審批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guī)劃的過程中,,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逐級分解下達,,落實到具體地塊,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原標題:【新思想引領新征程】耕地保護成效明顯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責任編輯:蔣 杰】
【內容審核:符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