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城市獲認證 正式躋身“國際濕地城市”
戳圖看視頻
中新社日內瓦11月10日電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10日舉行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頒證儀式,,中國的安徽合肥、山東濟寧,、重慶梁平,、江西南昌,、遼寧盤錦、湖北武漢,、江蘇鹽城7個城市獲頒證書,,正式躋身“國際濕地城市”。
當日在大會日內瓦分會場,,《濕地公約》秘書長穆松達·蒙巴向來自13個國家的25個城市頒發(fā)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至此全球共有43個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取得城市濕地生態(tài)保護“最高成就”,。
2018年,,在《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中國的黑龍江哈爾濱,、海南??凇幭你y川,、湖南常德,、江蘇常熟、山東東營6個城市獲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加上10日獲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7個城市,,中國現(xiàn)有13個“國際濕地城市”,數(shù)量居各國第一,。
據介紹,,中國7個新晉“國際濕地城市”各具特色,其中合肥建有5處國家濕地公園,,3處省級濕地公園,,濕地保護率達75%;濟寧創(chuàng)建32個濕地鄉(xiāng)鎮(zhèn),56個濕地村居,,124個小微濕地;重慶梁平系中國西南地區(qū)唯一濕地城市,,采取“小微濕地+有機產業(yè)、民宿康養(yǎng),、生態(tài)旅游”模式,,建成400余個小微濕地。
南昌建有兩處國際重要濕地,,8處國家濕地公園,,5處省級濕地公園;盤錦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重要中轉站和目的地,也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武漢是中國內陸濕地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也是全球同緯度地區(qū)和長江中下游湖泊型濕地的典型代表;鹽城建有兩處國際重要濕地并擁有中國首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
10日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頒證儀式結束后,《濕地公約》東亞區(qū)域中心隨即舉辦主題邊會,,意在“向新認證濕地城市學習”;會上新晉“國際濕地城市”代表紛紛發(fā)言,,分享了有關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經驗心得,。
(原標題:中國七城市獲認證 正式躋身“國際濕地城市”)
【責任編輯:符月瑩】
【內容審核:符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