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控糖”,?海南專家科普→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wǎng)/海拔新聞記者 孫鑫)糖分是一類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之一,。糖分可以快速提供能量,但過量的攝入可能導致健康問題,。近日,廣東一男子記錄自己控糖一年身體所發(fā)生的變化引起廣大網(wǎng)友熱議,,紛紛表示“不可能”“像變了一個人”“這不是瘦了20斤,,是年輕了20歲”。那么,,所謂的控糖指的是什么,?過量攝入糖分對身體又有何危害?糖分對情緒有何影響,?該如何正確攝入糖分,?對此,,記者采訪了海口市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徐超,,為市民科普糖分與身體關系,。
控糖指的是哪些糖?
徐超介紹,,糖分為兩種,,一種是精制糖,如日常中常見的蔗糖,、白砂糖,、紅糖、加工糖等,;而一種為廣義上的糖,,也稱之為碳水化合物,這兩種營養(yǎng)素都稱之為糖類,。減肥中有一種膳食模式,,為生酮飲食,所謂的生酮飲食也就是限制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的一種飲食模式,,其主要是為了減少糖類的攝入而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所謂的控糖指的是對精制糖的攝入,,如飲料,、蛋糕、面點等都存有精制糖的添加,,而對于主食里的復合糖類是日常生活中必須攝入的一類營養(yǎng)素,,這一類的糖不需要過度控制。
過量攝入糖分對身體有何危害,?
徐超表示,,首先要知道糖在體內(nèi)代謝后,最終轉化為能量,,而被消耗,。同時,糖也是身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素之一,,是必要的能量來源,。如果攝入過多的糖分,導致身體無法消耗,,一部分轉化為糖原,,一部分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nèi),導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風等健康問題。此外,,糖分過高也可能導致骨質(zhì)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等。
糖分與情緒的關系
糖分與情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徐超表示,,當機體在饑餓時會精神注意力下降,攝入糖類可以快速供能,,提振精神,。糖類也可以刺激機體釋放多巴胺,產(chǎn)生愉悅感,。但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可能跟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有關。為了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應該注意合理控制糖分的攝入量,,并嘗試減少對高糖食物的依賴。同時,,也應該注意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攝入,,以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地攝入糖分,?
糖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素之一,,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正確的攝入一定量的糖分呢?徐超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正確鑒別健康的糖類,,盡量減少具有深加工的食品及飲料的精制糖攝入,建議攝入糖分還是以主食為準,。正常人每天攝入150-200克主食,就可以滿足日常所需的糖分,,但因人而異,,對于肥胖的人還是要減少糖類的攝入,而對于營養(yǎng)不良的人可以適當多攝入一點,。當然,,還是保持健康的飲食、合理運動,,才可以保持健康的身體,,避免疾病發(fā)生。
【責任編輯:陳顯璋】
【內(nèi)容審核:孫令衛(wèi)】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fā),,但非經(jīng)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 READING